GIGABYTE AORUS FI32Q 電競螢幕提供 2K QHD(2560×1440)解析度,面對電競玩家的需求搭載 SuperSpeed IPS (SS IPS)面板、165Hz (OC to 170Hz)刷新率、1ms(MPRT)/(GTG)反應時間、94% DCI-P3/120% sRGB 色域、8bit 色彩深度、VESA Display HDR400/HLG,甚至開放 6 軸色彩校準給用戶自行調整
【開箱】8bit/6軸色彩校準/KVM切換/2K/165Hz,技嘉 AORUS FI32Q 電競螢幕!
NT$28,990
@2021/03/14 ,11:30GIGABYTE AORUS FI32Q 電競螢幕為 32 吋設計,為避免令玩家反感的顆粒感,提供 2K QHD(2560×1440)解析度,面對電競玩家的需求搭載 SuperSpeed IPS (SS IPS)面板、165Hz (OC to 170Hz)刷新率、1ms(MPRT)/(GTG)反應時間,其功能還加入 VESA Adaptive Sync、ANC 2.0 降噪、Black Equalizer 黑平衡、GameAssist 遊戲輔助、DASHBOARD資訊顯示視窗、OSD Sidekick 軟體控制、Aim Stabilizer 準星穩定器,音效處理部分還有 Hi-Res Audio 認證、內建 ESS SABRE HiFi DAC晶片,給予耳麥更優秀的使用環境,這款拿來打 FPS 遊戲必定是爽翻天,其實這貨不單單是 For 電競玩家,螢幕還提供 94% DCI-P3/120% sRGB 色域、8bit 色彩深度、VESA Display HDR400/HLG,甚至開放 6 軸(紅、綠、藍、青、洋紅及黃色)色彩校準給用戶自行調整,亦可使用 PIP子母畫面/PBP雙輸入、KVM切換功能,同時也具備基本的低藍光、不閃屏、USB充電,還有RGB FUSION 2.0 燈光控制,集結如此優秀特色,必然又是HIGH BIT RATE 3 頻寬強化的功勞啦!最後支架依然沿用可升降、旋轉、傾斜,甚至能單手提起的人體工學設計啦!老實說即便是影視、繪圖需求的用戶也通用了吧!更多細節就一起往下看看 GIGABYTE AORUS FI32Q 電競螢幕的開箱吧!
上回才開完 27 吋的 AORUS FI27Q-X 螢幕,那時候就覺得箱子其挺大的,現在來開 AORUS FI32Q 猶如龐然大物…,基本從外箱正面可以看出是 32 吋 2K QHD(2560×1440)規格,中間放上 AORUS 機械鷹神來展示霸氣,紙箱的設計其實很厚實,且內部也有保麗龍保護,基本是不用擔心運送過程的風險…。
側邊就厲害了,滿滿的商品特色…,讓我一一細數,同樣使用 HIGH BIT RATE 3 晶片增強頻寬,採用 SuperSpeed IPS (SS IPS)面板、具備 QHD (2560×1440)解析度、SMART OD、ANC 2.0降噪、Black Equalizer 黑平衡、GameAssist 遊戲輔助、DASHBOARD資訊顯示視窗、OSD Sidekick 軟體控制、Aim Stabilizer 準星穩定器、USB快速充電、低藍光、不閃屏、6軸色彩校準 、VESA DisplayHDR認證、Hi-Res Audio認證、內建 ESS SABRE HiFi 晶片,最後有RGB FUSION 2.0燈光控制!以及 VESA Adaptive Sync 支援!
掀開外箱後,可以在邊條看見外箱開啟方式,甚至是螢幕組裝方式,個人建議照著操作,圖中的方法基本不需要碰到螢幕面板,因此可以降低組裝過程,一個施力點不對就把液晶壓破…。
內部本體及配件也有保麗龍及塑膠套包覆保護,確保運送途中可避免任何的撞傷或外表刮傷的問題。
配件共有螢幕底座、人體工學升降支架、DP線、HDMI線、USB Type-B 線、USB Type-C 線、電源線、簡易說明書、保固卡,支架以及底座皆為金屬結構設計,堅固的很!支架下方也預留了走線孔,讓玩家整線更簡單,而支撐架上的 RGB 訊號傳輸則透過銜接處的金屬接點來引導。
先裝起來看一下背面,整體造型還滿帥氣的,頂端有造型線條設計,往下可看見 TEAM UP. FIGHT ON. 字樣,支架銜接處則有開孔設計,可支援 100 x 100mm 壁掛工具安裝,支架頂端為提把概念設計,便於移動位置,甚至是提著去參加 Lan Party 也是輕輕鬆鬆!內建變壓器,因此僅需要一條電源線和螢幕線即可使用,也相當省空間!5 向控制鍵則設計在螢幕中央的底部位置。
螢幕 I/O 由左至右為 HDMI 2.0 x 2、DP 1.4、USB Type-C、USB Type-B、USB 3.2 Gen1 Type-A (5V/1.5A)、音源輸入輸出孔,若需使用 OSD Sidekick 軟體控制及 DASHBOARD功能,須將USB Type-B與電腦連接!若要使用 KVM 功能則可透過 Typye-C 介面來實行,順帶一提,由於螢幕是支援 VESA Adaptive Sync 技術,因此若想啟用 AMD FreeSync 或 NVIDIA G-SYNC 需接 DP 介面才可使用唷!
就是先不給你看正面~~~,先看側邊!螢幕支架和螢幕中間還有一個轉軸配件,便於螢幕傾斜、旋轉、升降,但同時也會讓螢幕面板更貼近使用者,雖然基本上是Z>B,但桌子不夠大或是有空間考量的朋友可以把這一環加進去。
好啦這回真的要亮出技嘉 AORUS FI32Q 電競螢幕的真面目了,能源評級4顆星(滿級6顆),一年功耗為165kWh,看看這 32 吋真 D 大呀!採用 SuperSpeed IPS (SS IPS)面板、8-bit 色彩深度,支援HDR/HLG具備,2K QHD (2560×1440)解析度、165Hz(OC to 170Hz)、1ms (GTG)反應時間、94% DCI-P3/120% sRGB 色域、支援VESA Display HDR (亮度350cd/m2),甚至支援 VESA Adaptive Sync 技術,特別的是專為電競用戶加入 ANC 2.0降噪、Black Equalizer 黑平衡、GameAssist 遊戲輔助、DASHBOARD資訊顯示視窗、OSD Sidekick 軟體控制、Aim Stabilizer 準星穩定器,音效部分也搭載 ESS SABRE HiFi 晶片處理並具備 Hi-Res Audio 認證,針對螢幕色彩還提供 6 軸(紅、綠、藍、青、洋紅、黃色)色彩校準,以便用戶經由調整後可獲得最佳色彩呈現!整體重量約 10.8kg。
由於支架使用人體工學設計,因此可做-5° ~ 21°傾斜角度、20°左右旋轉角度、垂直升降130mm,亦可90°順時針方向旋轉,給予電競玩家最大的自由度!
色彩表現個人覺得還不賴,畢竟是 IPS 面板,提供 94% DCI-P3/120% sRGB 色域、8bit色彩深度、VESA Display HDR,前面提到的 165Hz(OC to 170Hz)、1ms (GTG)反應時間、VESA Adaptive Sync 相對適合 FPS 類型遊戲,但結合所有優勢來看,其實用於影音觀賞、專業繪圖領域有何不可呢?而 32 吋 2K QHD(2560×1440) 的大尺寸拿來多工處理似乎也不賴呢…。
尚未開啟OSD選單前,直接操作 5 向控制鍵,可叫出快速功能,向上可呼叫黑平衡、向下可呼叫影像模式選單、向左呼叫音量選單、向右則是輸入源選單。
中鍵按下去可呼叫主選單,分為上、下、左、右、中 5 種功能,向上呼叫設定選單、中鍵可跳出選單、向下則關閉螢幕,向左呼叫系統資訊視窗選單、向右呼叫遊戲輔助工具。
遊戲輔助工具提供 AORUS情報(遊戲計時、計數、更新頻率)、準星輔助、Eagle Eye狙擊鏡、螢幕拼接輔助四種主要功能,前兩種是以 OSD 介面的方式呈現,不必擔心被軟體阻擋、遮住的問題,Eagle Eye狙擊鏡則是將螢幕中間區塊額外放大,方便看得更清楚,但我開箱測試的時候剛好官方軟體還沒準備上線,因此沒測試到,若後續有辦法測試的時候再給他補上!螢幕拼接輔助則是會在螢幕四邊顯示對齊線,協助用戶排列多螢幕配置的工具。
那咱們設定選單內就有更多細節可以調整啦!主要提供遊戲、圖像、顯示、PIP/PBP、系統、儲存設定值、清除所有設定值功能。
首先來看遊戲功能,細部選項可調整 Aim Stabilizer 穩定瞄準、Black Equalizer 黑平衡、超級解析度、顯示模式、反應時間,以及 Adaptive Sync 功能,因此不論是 AMD 顯卡要啟用FreeSync 抗撕裂、還是 NVIDIA 顯卡要啟用 G-SYNC 抗撕裂,都得接上 DP 介面才有辦法開啟此功能唷!而選單上方也有顯示目前的設定參數。
圖像功能共有預設、對戰模式、FPS、RTS/RPG、電影、閱讀、sRGB、使用者1/2/3以及節能模式,不同的情境則有不同的亮度、對比表現。
而 AORUS FI32Q 螢幕本身支援 6 軸色彩校準,因此用戶可以切換到使用者模式,自行調整 R紅、G綠、B藍、C青、M洋紅、Y黃色,以及亮度、對比、動態對比、色彩自然飽和度 、銳利度、Gamma、色溫、DCR動態對比、圖像設定預覽、區域控光、回復影像設定。
接著是顯示功能設定,裏頭可以切換輸入源、KVM功能、HDR顯示、RGB訊號範圍,事實上輸入源以及 KVM 功能在快速功能表就可以切換了,KVM功能比較偏向於專業用戶的使用取向,只要將鍵盤滑鼠接上螢幕 USB Type-A,再將 USB Type-B 接上電腦,最後將 USB Type-C 與想要共用鍵盤滑鼠的裝置至連接,就可以讓雙平台接上同一台螢幕,並共用同一組鍵盤滑鼠!
KVM Switch:在 KVM Wizard 設定中,切換已指派給 USB-B 或 Type-C 連接的輸入來源。
KVM Wizard:設定 KVM 相關設定。設定要先綁定 USB Type-B 連接的輸入來源,然後再設定以下要與 USB Type-C 連接綁定的項目。
KVM Reset:還原 KVM 預設設定。
PIP子母畫面/PBP雙輸入模式功能這在 AORUS FI27Q-X 內也有,身為 32 吋的 AORUS FI32Q 當然不能少!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兩項功能非常實用,一台螢幕當兩台用,你可以一邊用 PC 找攻略、聊天、看影片,一邊接 SWITCH 玩遊戲,我個人的話可能就是一邊玩樹莓派一邊爬文XD,就不必一直切換螢幕超麻煩…。
系統功能內則可調整語言、RGB燈光、音訊、OSD設定、快速鍵設定(快速功能)、其他設定,較特殊的音訊設定,可調整Line Out音量、ESS USB音量,內部整合 ESS SABRE Hi-Fi DAC,最高可推動600歐姆耳機。
RGB功能若啟動,螢幕背面馬上就會看到效果啦!
螢幕啟動 Adaptive Sync 功能的狀態下,用 NV 卡進系統並開啟 NVIDIA 控制面板,確認有 G-SYNC 功能可啟用!而在螢幕刷新率的選項中,則可看見標榜的 165Hz 以及 170Hz(OC)。
接上將螢幕USB Type-B 與主機連接,即可在音效設定的喇叭中看見ESS Audio裝置,在麥克風也可以看見USB 2.0 Audio裝置。
畫面轉到顯示器內容,還有 HDR 選項可啟用,如用戶有相關需求可到 Win10 設定來開啟。
螢幕支援 GIGABYTE RGB FUSION 2.0 燈光同步功能,當然你的主機板、記憶體、顯示卡有支援,也可以一併同步!
如果你買技嘉 AORUS FI32Q 電競螢幕主要是打遊戲鐵定沒問題啦,畢竟是提供 2K QHD(2560×1440)解析度,SS IPS面板、165Hz (OC to 170Hz)、1ms(MPRT)/(GTG)反應時間,這樣當然還不夠,同時加入 VESA Adaptive Sync,ANC 2.0 降噪、Black Equalizer 黑平衡、GameAssist 遊戲輔助,這針對 FPS 類型遊戲確實挺吃香的!但厲害就在它不只適合遊戲,甚至我覺得可以跨足專業繪圖領域以及滿足影視用戶需求,螢幕還提供 94% DCI-P3/120% sRGB 色域、8bit 色彩深度、VESA Display HDR400/HLG,6 軸彩校準!並結合專業螢幕才有的 PIP子母畫面/PBP雙輸入、KVM切換功能,接著音效處理有 Hi-Res Audio 認證、內建 ESS SABRE HiFi DAC晶片,增強音訊裝置的品質!它就連那個支架也很有特色!除了可隨時搬動的提把設計,亦是可升降、旋轉、傾斜的人體工學設計,還有 RGB FUSION 2.0 燈光控制,真的是由內到外都相當優秀阿…,目前 GIGABYTE AORUS FI32Q 電競螢幕的報價為 NT.28990 已上架開賣囉!
>>去原價屋門市購買(點我查看地圖)
>>去原價屋估價系統第13項-螢幕類下單(點我前往)
>>去原價屋蝦皮商城購買(點我前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