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開箱】垂直風道 冷Cool有型!喬思伯D30/D40機殼。

NT$2,590

@2022/06/23 ,11:53

一直以顏值著稱的喬思伯這次真是絕了,不僅給你經典的高質感鋁合金面板,同時放入垂直風道設計,直接避免在最精華的前面板上開孔,整個帥氣臉龐得以完整保留下來,這就是今天要給各位介紹的喬思伯D30、D40機殼啦!說到這兩兄弟他們外型大致上都相同,這回拿到的是銀色版本,前後鋁鎂合金面板搭配噴砂風格設計…

分類: ,

一直以顏值著稱的喬思伯這次真是絕了,不僅給你經典的高質感鋁合金面板,同時放入垂直風道設計,直接避免在最精華的前面板上開孔,整個帥氣臉龐得以完整保留下來,這就是今天要給各位介紹的喬思伯D30、D40機殼啦!說到這兩兄弟他們外型大致上都相同,這回拿到的是銀色版本,前後鋁鎂合金面板搭配噴砂風格設計,左右兩邊則是雙面玻璃透側(白色版為單面玻璃),散熱是上下開孔的垂直風道格局,最多能擴充6組12cm風扇或是240mm規格水冷排,CPU散熱選擇風冷的話也有高度16.8cm的出色空間,顯卡最大長度35.5cm也非常充裕,另外機殼內部設計成緊湊型設計,也讓體積縮小變得較不佔空間。至於兩者的差異嘛~D40是裝ATX尺寸主板,D30主板尺寸則是M-ATX,其他就是PCIe充槽數量以及電源長度、機殼高度的差異囉!簡單來說D40就是大的版本,D30則是小一號,接著就讓我們正式進到開箱來看個究竟吧。


這回D30、D40一大一小同時入手,兩者主要差別就在尺寸啦!進一步影響主板規格、顯卡PCIe擴充槽數量等…接著會以較大的D40為主軸介紹。


獨立給D40來一張,紙箱上的資訊簡單明瞭,上方有喬思伯LOGO宣示主權,中央機殼簡圖及「D40 ATX case」字樣。


左右兩側都是機殼規格,後面也會陸續介紹到。


背面則是機殼爆炸圖。


說明書的袋子先別急著丟((我知道大多數人不會看,裡面有一片小濾網可以裝在後方,先放一邊備用。


本體登場,喬思伯機殼在業界一直非常有名,尤其是招牌的鋁製面板,不僅質感好而且用料實在,難怪它總是受到玩家們青睞,D40也是採相同風格並加入大片強化玻璃側板。


另一側是黑化玻璃設計,幾乎是看不見裡面,看來整線可以偷懶一下(X,順帶一提,D30、D40有銀/白兩種配色,只有銀色會有雙面玻璃喔!


I/O設計在前面板右下角,提供一組USB3.2 Gen1 Type-A,一組USB3.2 Gen1 Type-C,理論速度都是5Gbps,還有耳機&麥克風複合式3.5mm插孔,圓形的POWER電源鍵。


細看前面板是噴砂設計,採用鋁鎂合金製成,質感真的很可以呀。


上方斜線條透氣面板看來簡單但又不會過於單調,內部當然可以擴充風扇,後面拆開機殼再帶大家來看看。


後方提供一個12cm風扇擴充空間,又大又圓的開孔顯得與眾不同,下面則是7組PCIe擴充槽。而且因為電源設計成倒掛在前面,所以電源線插孔是另外用延長線拉到後方。


右下角會有一個Jonsbo D40小貼紙。


底部大面積的開孔透氣還有快拆式的濾網防塵。


機殼腳是仿音響底座設計。


底部可以擴充風扇12cm*3/14cm*2,也能安裝240mm水冷排。


靠近前側有幾個硬碟固定螺絲孔,實際安裝硬碟會在機殼內部喔。


左邊強化玻璃側板有防刮膜還有三角形警告標語,老規矩小心輕放。


接著準備打開上蓋與側板,後方的兩顆固定螺絲要先轉開。


將上蓋向後拉然後就能向上提起。


內側有整面的濾網唷!機殼防塵這塊做得很到位。


頂部支援2x 12cm/14cm風扇,水冷排尺寸和底部相同是240mm規格,再往前則是電源支架。


側面玻璃厚度約3mm。


正式進到內部以前還有一個直立飾板,除了用來理線以外,還能在上面擴充兩顆2.5吋SSD。玩家也能選購A.RGB飾板更換,為機殼多增添一些色彩。


內部空間算是緊湊,最大支援ATX規格主機板,背後挖空方便安裝散熱器,靠近前方是電源供應器的位置,如果再裝上獨立顯卡,空間大致上就滿了。不過好在零件間距不會特別擁擠,應該不太會影響到彼此散熱。


電源供應器是ATX規格,長度最多28cm,空間夠大可以選擇較多元的款式,藏線空間也很充足。唯一要注意的是電源長度如果大於17cm的話,顯卡長度會縮減到30.5cm喔。


側邊這個是安裝2.5吋硬碟的位置,裝在後面那一側應該會比較好插線。


頂部也有做挑高並把風扇位置向前移動。


處理器散熱除了頂部水冷之外,也能裝高度16.8cm的塔扇,風冷的相容性也還不錯。


後方有擴充風扇的話可以拿出前面準備的小濾網,濾網上已經黏了3M雙面膠可以輕鬆固定在機殼上。官方是建議把後風扇裝成進氣輔助上方的冷排或是散熱器,玩家可以自行斟酌。


靠近底部則是7個PCIe擴充槽讓大家運用。


顯卡最大長度是35.5cm,如果安裝超過17cm大型電源會縮減為30.5cm,不過還是能容納大多數顯卡啦!加上電源也有越做越小顆的趨勢,搭配得宜要上超過30cm的大卡也沒問題。


簡單比一下顯卡與電源的相對位置,官方給的17cm算得很精準,超過的話顯卡真的可能A到線材或模組化線頭,這點玩家們再自行注意啦。


底部保留好風扇的空間,提供3組12cm或2組14cm風扇安裝位置,整體採用垂直風道的設計,對於顯示卡及機殼散熱都非常有利。同時前方也有一個位置可以安裝硬碟,不過位置和風扇重疊需要則一安裝喔。


硬碟2.5吋SSD和3.5吋HDD都可以裝。


背面就沒有增加太多的硬碟支架,一方面也是節省空間,主要就用來整線囉。


機殼線材包含HD AUDIO、H.D.D LED±、POWER LED±、POWER SW、USB 19pin。前面提過I/O的USB Type-C也是USB3.2 Gen1規格,所以不會有多一條USB 20pin線材。


電源使用延長線的方式連接。



背面多處都有固定線材的金屬環設計,整線也可以輕鬆應對。


背面有一個安裝2.5吋硬碟的位置,總計D40機殼最多可以裝4顆2.5吋SSD,或者是3顆2.5吋搭配1顆3.5吋的組合。


喬思伯D40機殼差不多到此結束啦!接著就換D30出來露個臉。


外型看起來真的只是矮一截而已,畢竟長寬尺寸都沒有改變,其他外型也都相同。


後側板同樣採用黑化玻璃。


後方就能看出PCIe擴充槽更改為4組。


內部改為支援最大M-ATX主機板,側邊一樣有理線和安裝2.5吋硬碟的飾板。


電源長度最大變為22cm。


頂部與後方風扇設計方式不變。


後方四組PCIe擴充槽,底部風扇維持12cm*3/14cm*2,最前面那顆還是和硬碟位置重疊喔。


背面配置與線材就完全相同了。




兩咖放一起對照,除了身高之外長得一模模一樣樣,塔扇高度、顯卡長度、能擴充的硬碟數量都相同,玩家們可以選擇自己偏好的尺寸入手。不過…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? 往下看還有驚喜!







我還偷藏了白色!D30和D40都有白色版本,和銀色唯一差別就是只有單面玻璃,後側板改成鋼板並有開孔透氣,左右側板還可以交換安裝,如果不想要玻璃透側的話也可以把鋼板拿來前面裝喔。


只要有開孔就要防塵,面板內側也是有濾網的唷!


今天一次兩款喬思伯高顏值代表登場,玩家比較喜歡哪一咖呢? 其實無論選哪個你都非常有品味,畢竟喬思伯就是走質感路線,今天的喬思伯D30與D40機殼都是採用鋁鎂合金面板並採用噴砂設計,整體外觀銀色與黑色搭配本身也是一絕,加上銀色版相比白色版本有雙面玻璃設計,看起來更有特色。機殼散熱也特別下工夫,採用垂直風道設計,底部與頂部都能擴充風扇加強散熱,最多6顆12cm風扇可以加裝,或者是安裝最大240mm水冷排。內部採緊湊型格局設計,整體來說體積都不大,相容性也是大致相同,支援高度16.8cm風冷散熱器,最大35.5cm顯示卡,儲存裝置4組2.5″ SSD(max),最多一顆3.5″ HDD。至於兩者的差異就在於D40設計較高,能夠相容ATX主機板,PCIe擴充槽也是常見的7組,電源長度可以到28cm。而D30則是芝源M-ATX主機板,4組PCIe擴充槽,電源長度最大22cm。目前都已經能在原價屋買到囉!喬思伯D30/D40機殼售價都是$2590元含稅,喜歡的話歡迎透過下面方式詢問購買啦!不過先提醒大家,銀色版D40實在太受歡迎,目前已經售完,有興趣的玩家們得再等等囉!

>>去原價屋蝦皮商城購買(D30-銀D30-白D40-白)
>>去原價屋估價系統第14項下單(點我前往
>>去原價屋門市購買(點我前往

(Visited 15,104 times)
關於原價屋開箱測試與介紹︰
(1) 數據測試:數據測試所取得之樣品為廠商送測、工程師ES版本、海外同好提供,因此會因首發的韌體調校與正式上市的版本不同而導致差異,是故數據資料僅提供參考,且每個人所處的空調環境、地區氣候、溫度濕度、室內電壓、網路寬頻、搭配零件的參數設定不同而致使差異更大,若與玩家測試有出入時歡迎提供訊息彼此良性探討。
(2) 開箱介紹:由於透過網路傳遞,因此開箱品會因拍攝者使用的相機、燈光、以及用戶端的螢幕顯色能力而出現差異,若想明確演示歡迎至各地分店參考實機,所有技術規格最終以原廠為準,每個人在意的點不盡相同,文章無法太過冗長,若有疏漏之處歡迎告知,我們得以隨時補充。
原價屋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盡力維護本網站資料的正確與時效性,但仍難免有文字錯誤或甚至價格一日三變的情況發生,使用者應自行評估網站所提供之資料和內容是否正確,我們並不保證本網站所提供之服務完全無誤或不會間斷,因此…本網站保留隨時變更、修改、增加或刪除內容權利,若您持續使用或閱讀本網站,將視同您已瞭解並同意此項聲明。
 
Go to Top